2023-11-23

[ 专访 ] 一本书见证中国书籍设计力量

十届书展作品集设计师访谈
访 谈:白凤鹍
-
地 点:上海 · 上海图书馆
时 间:23.11.23

 



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官方海报

 

“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上周在上海图书馆开展啦!热爱书籍设计的小伙伴们前去打卡了吗?

 

作为国内出版界最具权威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书籍设计艺术奖项,在为期一个月(11月17日—12月18日)的展览中,你可以近距离欣赏包含社科、科技、艺术、教育等近千件入围并获奖的作品。它们是评委会从全国近500家出版单位、设计公司和专业院校共3900种作品中评选得来。

 

《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集》

 

设计:白凤鹍

出版:辽宁美术出版社

印制: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这本书是中国书籍设计近五年来的一次精彩回顾,由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通过详实的文字信息与精美的书籍图片,读者可以全面欣赏来自社科、科技、艺术、文学、教育等11个领域的众多获奖作品。

 

作品集作为十展的总结与物理延伸,延用了展览主视觉的元素,配色灵感源于设计师熟悉的Indesign软件界面。全书以凝练简约的排版再现设计师们对书籍形态、阅读功能和设计语汇的不懈探索,它不仅是对中国书籍设计发展的一次阶段性的回顾,更是对书籍设计创新的豪迈呼声,唤起读者对做书的深入思考和激情追求。

 

说起展览画册的幕后设计师,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曾经上过“Live!制书实话”节目,风趣幽默超会讲段子的书籍设计师——白凤鹍老师。

 

他热爱文学与历史,曾经梦想是成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著名历史学家,却又“意外”走上设计之路。凭借独特的“考古”工作方式,他设计出许多精美绝伦的图书,因而获得众多奖项,如中国“最美的书”、“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全场大奖、英国D&AD、纽约 ADC、美国CA卓越奖等。

 

白凤鹍书籍设计作品《犹言一瓣香》

 

白凤鹍书籍设计作品《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

 

白凤鹍书籍设计作品《梁思成的作业》

 

白凤鹍书籍设计作品《什么是云南》

 

而这一次,这位在深耕书籍设计行业十六载的“考古boy”,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书籍设计作品,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呈现?他又是如何兼顾编辑和设计思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建立底层逻辑呢?

 

本期【一本·诞生】专题,我们便特别邀请了白凤鹍老师,聊聊书籍设计背后的故事,揭秘《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集》的诞生始末吧。

 

 

1、何种契机承接本书的设计?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刘晓翔老师委托我负责此次十展的整体视觉形象,作品集只是其中的一项。

 

2、如何编辑一本优秀作品集合的画册?

 

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还有其他奖项活动大都会出作品图录。尤其是世界最美的书,每一届的设计师对于作品集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从某个特定角度深入挖掘作品特点或者阐释书与人之间的关系。

 

书的作品集,最重要的就是去呈现书本身。所以作品的拍摄十分重要。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基本的呈现逻辑是提前建立好的,为后面的执行争取时间。我准备了摄影小样和每件作品的拍摄数量,来和摄影师沟通。所有作品的拍摄角度都是垂直页面俯拍,这和主视觉中Indesign软件界面中“页面”呈现出来的平面效果异曲同工。当虚拟页面转变为实物页面,是一种设计过程的呼应。

 

而在拍摄内容上,“佳作”作品,选择呈现一个封面、一个对开目录、一个对开篇章页和两个对开内页,这几个代表性的页面基本能展示了一本书的内部样貌和气质;“优秀”作品展现一个封面。这样的安排在考虑成本与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回归到了展现书作为阅读载体的基本功能上,也更集中在展示设计师的文本造型基本功上。

 

3、请谈谈这本书的设计理念。

 

虽然十展是全国性质的展览,通常需要庄重的设计来展示其权威性,但这次我希望能做的年轻化一点,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于是采用了鲜亮的荧光绿和黄色,字体大而饱满,即使远距离观看也能清晰识别。这应该是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有史以来最鲜亮,字最大的一个视觉系统了。在此要感谢恩师刘晓翔先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他在字体编排和用色方面比我更大胆、时尚和前卫😊!

 

十展形象系统平面效果图

 

作品集是展览视觉的一个部分,但与其他的物料不同,它具有总结性和延伸性——形式上展览是过程,书是结果,展览结束了,书还能独立存在;内容上它又是展览主体——书的一个汇总。所以作品集开篇的16p其实就是展览海报中“页面”内容印刷出来的折叠样式,依此来作为展览和书籍的连接。

 

书籍的整体外观设计则是对印刷过程的一次“解构”。第一层护封呈现“烫版”工艺,第二层护封展现“印版”效果,第三层封面则是前两者之和,整体上是1+1=1的效果。

 

全书只有地脚裁切,天头和切口经过特意处理成参差不齐的效果,形成的毛边让书籍停留在一种“半成品”的状态,呈现出书籍生产的一个切片瞬间。视觉形象呈现的是界面操作的一个“过程”,作品集作为整个活动的总结,是物质生产的一个“过程”。“过程感”是这个项目中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受到评审现场评委用小圆贴来表示作品入围或获奖的启发,在每个作品信息前都加了圆点,以此来区分奖项等级,浏览作品集就像是身临整个评审现场。但是等级感我不想过于强调,静静从头到尾欣赏和学习就可以了,每一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

 

4、书籍的配色有什么考究?

 

全书使用7色印刷:专银+专绿+专紫+四色,其中篇章页的荧光色块醒目且充满活力,作品部分的图片底色则分别使用15%和100%的专银,变化的色彩让阅读富有节奏感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自信而大胆的设计态度。

 

5、请谈谈文字的选纸思路和版式设计。

 

展览的全部物料纸张由康戴里独家赞助。基于货源和专业建议,内页采用了80g正度欧维斯米白纸,柔软细腻,拿在手里不仅舒适轻便且利于翻阅。外护封选用了美雅欧棉,内护封为星域金属冰银。

书中的中、英文字体则由汉仪字库独家赞助。中文使用汉仪旗黑家族,英文使用Litera系列。两款字体都有多种字重可选,可以满足文本多层级的需求和中英文混排设置,字形俊秀挺拔,有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康戴里和汉仪字库是艺委会多年的老朋友,在此特别感谢他们慷慨无私的支持!

 

 

6、在设计落地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波折或者有趣的事?

 

前期基本对书籍的编排和形态有了大体的想法,实际执行落地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其中包括拍照、修图、灌版、申校、打样、印刷、装订等环节。

 

这本书最大的挑战是极短时间内的图片处理。评选完第二天,雅昌的摄影师在评选现场进行了拍摄,然后工作分头进行:雅昌这边进行抠底处理,我这边开始灌版。拿到去底的图片后,我再进行修图,修正透视、脏点等问题。整本书近1000张图片,100多G,对我来说是个可怕的任务,后来得到霍文杰和余彬二位设计师的友情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另外要感谢辽宁美术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和校对的支持。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尤为深刻,他们要核对每一本书的版权信息,确保书名、出版单位和设计师信息的准确性,并统一书写格式,这个工作繁重而琐碎。他们严谨、专业的态度令我钦佩。

 

 

7、最后的成品达到预期效果吗?

 

在展览开幕时能拿到这本热腾腾的作品,我感到非常欣喜。这要感谢雅昌团队高效、专业的支持。雅昌为整个十展的物料支持专门成立了项目组,从前期沟通、摄影、图片处理、打样、质检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了专业、职业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因为我自己的工作习惯,经常半夜打扰他们,或沟通进度或交接文件。这时是他们的休息时间,但都能给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有时候我忽略的一些细节,他们都能注意到,有些事情我觉得是超出了他们的工作范围的。我很开心也很欣慰这次能和这样的团队合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8、您觉得这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与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次展览新增了“信息设计”类别,这对于出版和设计行业中这个新兴的设计类别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和鼓励,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同时,我注意到儿童类书籍的整体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当下,“书籍设计”的整体观更深入人心,从编辑到编排,从材料到工艺,绝大多数作品都能体现出这一点。

 

 

另外,这次展览的参赛的数量也让我们感到惊喜,获奖设计师中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发现新人,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是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重要意义。每一届展览都见证了新兴设计师的成长,他们未来是中国书籍设计的中坚力量。

 

9、对年轻书籍设计师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书籍设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与出版行业的各个环节紧密协作。虽然这是一个报酬不高、工作辛苦的行业,但仍然有很多设计师因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而坚持。就像获奖名单中很多设计师一样,他们大多数都坚持了十年以上。所以,如果你真心热爱书籍设计,那就得耐得住寂寞,坚持下去吧!

 

 

媒体报道:

 

 

杀疯了!一本书见证中国书籍设计力量

Artron雅昌

2023-11-23

 

 

 

 


上一个 Prve 全部新闻 News 下一个 Next
搜索 Search